Member-only story

「安倍經濟學」慘遭三振出局?

消費稅調漲、哈吉貝強颱、COVID-19肺炎疫情接二連三重創日本經濟,但其中非不可抗力之事屬人為失策。

Vivian Fang
8 min readFeb 28, 2020

筆者FB粉絲募集中,歡迎追蹤,請按此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vivfang

乘載超過 3,700人的鑽石公主號終於拉完海上警報,這艘自二月初停放在橫濱港口進行大規模海上隔離的渡輪,一直是大家注目的焦點。但日本官方應仍愁眉苦臉,完全笑不出來。

困境重重的日本

根據 2月17日最新官方數據,日本生產毛額(GDP)在 2019年第 4季表現差,年比下降 6.9%,不只畫下連四季的經濟擴張(expansion),也創下 2014年以來最大萎縮幅度。

不少人將矛頭指向日本現任首相安倍晉三,認為安倍政府如期將消費稅從 8% 調升至 10% 是造成日本景氣衰退的主因。另一些人認為造成至少 98人喪命,日本六十年來最強強颱哈吉貝颱風(又名令和元年東日本颱風)才是主要重創日本經濟的原因。雪上加霜的日本,還遇上了全球COVID-19肺炎疫情持續蔓延,恐怕讓日本經濟面臨全面大衰退的可能。

印象中日本對通膨緊縮(deflation)以及經濟低迷奮鬥了至少 20年。日本政府債務高達 GDP的 240%、物價持續有下滑的通縮壓力、再加上利率幾乎是零,這些都讓我們知道日本政府沒太多招數對抗經濟萎縮或通縮。安倍經濟學更是設定 2%通膨為政府主要目標之一。諾貝爾得獎經濟學家保羅·克魯曼(Paul Krugman)二十多年前就說過日本處在流動性陷阱 (Liquidity Trap),直至今日,日本還在這漩渦裡爬不出來。

流動性陷阱 (Liquidity Trap)

看一下維基百科的定義:「流動性陷阱是指一個當貨幣政策完全沒法刺激經濟的情況,無論降低利率抑或增加貨幣供應量也沒有作用。典型的流動性陷阱在當預期經濟不景氣出現(例如通貨緊縮、總需求不足、發生戰爭),使持有流動資產的人不願意投資。」

當一個經濟體因其總體需求不滿而進入衰退時,正常情況下政府當局都能採寬鬆的貨幣政策來解決這問題。當銀根放鬆(貨幣供應量上調),利息會下降,進而刺激經濟活絡。但如果利息已為零,貨幣供應量與經濟總需求的關係就破了。意思是,日本政府無法用寬鬆貨幣政策來活絡經濟,或拉高物價。

面臨高額國債,無效的寬鬆貨幣政策,日本真的是處在很艱難的困境。

依時間序來看一下這三連振如何影響日本。

10% 消費稅

--

--

Vivian Fang
Vivian Fang

Written by Vivian Fang

❤️ Heart set on Game Theory & Public Finance - determined & disciplined dreamer in making Pareto Improvement. 📬 v.v.fang@gmail.com ❤️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