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欸!賽局不是這樣用的啦~

賽局老師魂上身。讓我來正確示範一下為何謹慎「防疫」為目前台灣最好策略。

Vivian Fang
8 min readMar 17, 2020
Photo Credit: Vivian

筆者FB粉絲募集中,歡迎追蹤,請按此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vivfang

網路爆款文:「賽局理論」看「防疫策略」

前晚吃飯時一個好友傳了篇社群媒體爆紅的文章給我;點開連結,看到作者用「賽局理論」談 COVID-19肺炎疫情防災策略,眼睛為之一亮,馬上往下閱讀。

很可惜,文章裡的「賽局理論」觀念並不正確,但已有幾千人點閱,整頓飯吃得十分忐忑。考慮了15分鐘後職業病發作、老師魂上身,我豁出去了。

賽局理論糾察隊

先到作者的文章下面留言,提醒他:賽局裡「策略」(strategy) 和可能「結果」(outcome)是完全不同的概念。

進一步加了作者為好友,私訊跟他討論更深層的賽局理論問題。

作者很客氣,溝通後,我畫了個賽局矩陣表(payoff matrix)解釋:以他的數字設計,正確運用賽局理論工具推出來的結論,與他想表達的論點恰恰相反

(按:文章說到「全面防堵或是全面減災都是辦不到的事」,但他的賽局架構導出來的結論與此自相矛盾。)

有鑑於此火紅網路文章案例,筆者感受到大家對賽局理論有興趣,希望藉此導正賽局理論的觀念。

此文會以 COVID-19 肺炎防疫時事為題目,以賽局理論架構,用賽局矩陣表(game matrix)的架構及工具來拆解此防疫策略局勢。

先談賽局入門(以前的文章有說過,熟悉的人歡迎跳過)。

賽局理論入門

賽局基本入門的要素:

1. 玩家(player):玩家必須多於一人,兩人成局的概念。

2. 策略(strategy):指的是在所有可能發生情況下的一套完整行動計畫;這完全決定了玩家的行為。

3. 得失/支付(Payoffs): 「得失」指的是賽局裡玩家在每個可能的行動的「得」與「失」。簡單些,可以想成玩遊戲裡的「得分」。而由於這個「得失」取決於對手玩家的策略,學術上一般以支付(payoffs)的函數來計算。

4. 最佳反應(Best Respond, 下簡稱BR):針對「對手玩家」的某一策略,能帶給此玩家最優「得失」(payoff) 的策略為最佳反應。換個角度想,最佳反應(BR)是在問:「當對手出某一招,你出哪一招分數才會高分?」

5. 均衡(Equilibrium):均衡就是平衡,也是最終的賽局結果。在賽局裡一般簡單的均衡指的是「納許平衡」(Nash Equilibrium)。

防疫策略賽局

先說此防疫策略的假設。

假設:

  1. 兩位玩家:國家A & B
  2. 兩個策略:「封鎖」 (Lock-down) & 「防疫 」(Containment)
  3. 兩位玩家在下列等條件上有相似背景:醫療資源、人文、政治態勢、經濟體系及規模,且目前皆處在「未爆發重度社區感染」
  4. 採「封鎖」策略下得分:

▪️ 如兩位玩家同時採「封鎖」策略,成本為 80,得分為 -80分(因為是負數,所以分數為負數)

▪️ 如單一方採「封鎖」,其成本為100,因為採封鎖的那方還得加派人員防守對方人員到境內,得分為 -100分

5. 採「防疫」策略下的得分:

▪️ 如兩位玩家同時採「防疫」策略,成本為40,得分為 -40分

▪️ 如單一方採「防疫」,其成本為 60,因為還得加派醫療人員等,協助追蹤境外移入感染,得分為 -60分

從上得分設計,可看出此賽局假設「防疫」成本比「封鎖」成本低;當然,採「防疫」策略對醫療體系造成的衝擊,以及社會成本也很高。但畢竟「封鎖」的先期成本(軍方、官方、海關等)相對高,更不用論採「封鎖」可能造成的恐慌效應、企業、勞工等的其他社會成本。

賽局矩陣Game Matrix

--

--

Vivian Fang
Vivian Fang

Written by Vivian Fang

❤️ Heart set on Game Theory & Public Finance - determined & disciplined dreamer in making Pareto Improvement. 📬 v.v.fang@gmail.com ❤️

Responses (2)

Write a respon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