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好奇心 II

好奇心陪伴我們學習跟成長

Vivian Fang
Jan 9, 2020
Photo: Bun Lee, a flavored artist in music, videos and photos.

筆者FB粉絲募集中,歡迎追蹤,請按此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vivfang

「如果我只剩一小時拯救世界,

我會花 55 分鐘釐清問題,

然後最後 5 分鐘找解方。 」

— 愛因斯坦

為何偉大的科學家之父寧可多花時間釐清問題,而不是趕緊找解方呢?

☝️全貌

有沒有試過當你提一個問題,不論在工作或者在學習的地方,對方不只沒給你答案,還問了你一串問題?

瞎子摸象這個成語大家都聽過吧。一隻大象進城,大家都沒見過很好奇。幾名瞎子前往摸索,每名瞎子摸完象後都對大象有不同的結論。

「是平的,跟牆壁一樣」其中一個說。很明顯的他只摸到大象肚子的地方。

其他有的說像水管一樣、像扇子、像柱子,他們各自摸了大象的鼻子、耳朵、腿。

這個成語故事源起於印度,盛傳於全亞洲。波斯的版本沒有瞎子,而是因為關了燈所以看不到。不同版本裡瞎子人數多寡亦不同。但這些不同不是重點。

重點是,我們不該草率的憑不完整、不全面的資訊去下判斷。這是很偏頗而且沒效率的行為。英文有句諺語說:「別用書的封面評論一本書」,也是同一個道理。知道全貌很重要,在沒知道全貌之前輕易的下決定,我個人認為是很魯莽及危險的。

這也是為何有時你提個問題,對方先回敬你幾個問題的原因。因為對方謹慎的希望能獲得較完整的資訊後再回答您的問題。我認為這是持續學習,保持好奇心的好方法,是很好的習慣。

電子郵件寄來,我承認我都會往下看完全部歷史信件才開始回答郵件主體。為何?因為我是隻好奇的貓,我很難不多吸收資訊就先做出判斷給答案。

好奇心是最佳學習方式,持續問問題也是好方法釐清事實。就打破沙鍋問到底吧!沒問清楚前而急著找解方,可能到時找出來的是毒藥也不一定。所以我完全同意上面愛因斯坦的名言。

來談談好奇心怎幫我們渡過資訊不對稱。

☝️資訊不對稱

上週四的文章 《好奇心 I 》我們談過了資訊不對稱的定義,在此不贅述。總之就是交手的兩方,一方比起另一方握有比較多的資訊。來多談談資訊不對稱的例子。

  • 情境A: 「哪一道是最好吃的菜?」 你去個新餐廳可能會這樣問。

--

--

Vivian Fang
Vivian Fang

Written by Vivian Fang

❤️ Heart set on Game Theory & Public Finance - determined & disciplined dreamer in making Pareto Improvement. 📬 v.v.fang@gmail.com ❤️

Responses (2)